日本缘何连续32年成全球最大债权国?这些因素在助推
得益于日元贬值,日本又一次毫无悬念地锁定全球最大债权国的地位。日本财务省近日公开的最新数据显示,因日元持续贬值,折算成日元之后的外币计价资产(即海外资产)价值走高。具体数值显示,截至2022年年末,日本海外净资产,即海外资产总额减去海外负债总额,增加了7204亿日元,至418.6万亿日元,增幅约为0.2%。由此,日本的海外净资产总额连续第5年攀升,规模创下历史新高,也使得日本自1991年来,连续第32年位居全球最大债权国。同时,日本财务省的数据还显示,在债务方面,截至2022年年末,美国为全球最大债务国,海外净负债达2137.9万亿日元;法国紧随其后,海外净负债为97.94万亿日元;英国以43.14万亿日元的海外净负债排第三。日元贬值影响就日本政府、企业和个人在海外持有的资产总额显示,截至2022年年末,达1338.23万亿日元,较2021年同期增幅约为6.5%(增加了81.96万亿日元)。日本海外资产的规模已连续14年呈增长态势,同时也连续11年刷新历史新高。就海外负债(即外资在日本国内持有的资产)数据来看,同期增加了80.37万亿日元,至919.6万亿日元,增幅约为9.6%。这一增幅也已持续4年。日本财务省认为,日本海外资产总额与负债总额均走高,主要还是受日元贬值的影响。其中,就海外资产总额而言,因日元贬值,日本企业、政府在海外拥有的外币计价资产换算成日元后增加了约108.2万亿日元;同时,以外币计价的负债换算成日元后增加了约27.9万亿日元。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年末时,日元汇率为1美元兑132.14日元、1欧元兑140.99日元,与2021年末当时1美元兑115.12日元、1欧元兑130.43日元相比,分别贬值了14.8%和8.1%。财务省上述数据还显示,截至2022年末,紧随日本之后的,全球第二大债权国为德国,德国的海外净资产为389.51万亿日元。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日元的贬值还在继续。上周,美元兑日元汇率自去年11月以来首次突破140的“警戒线”。自今年年初以来,日元对美元汇率已经下跌约6%。为此,5月30日,日本财务省、日本央行和金融厅的官员举行了3月以来的首次三方会议,重点聚焦日元在外汇市场的表现。会上,日本财务省负责外汇事务的官员神田真人警告称,日本方面将密切关注外汇市场走势,如果需要将做出合适的应对,不排除任何选项。他强调,汇率应该反应基本面并走势稳定,过度的波动性是不可取的。日本财务大臣铃木俊一也表示:“汇率应该由市场根据经济基本面来决定,我们将继续密切关注市场走势。”日本国内市场投资机会寥寥2022年的公开数据显示,日本当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约为542万亿日元。结合当前的海外资产数据来看,日本在海外的投资规模约为GDP总额的2倍多。其实,纵观日本财务省多年的数据,日本海外投资规模与GDP之比基本稳定在2倍多的水平。日本本土市场、人力、资源有限,难以支撑日本在各产业的扩张和发展,因此日本自上世纪70年代起,加快对外投资步伐,希望以对外投资带动产业发展、以对外投资促进贸易发展。此前被“股神”巴菲特看中的日本五大商社在业务板块中,就非常热衷海外投资,国际化比例很高。五家商社中,除了伊藤忠商事,其他四家商社在日本境外投资的比例均超过45%。不仅仅是商社,得益于日元疲软,日本已公布2022财年(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财报的上市企业净利润总计较上一财年增长7.4%,达到29.03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5万亿元)。日本财务省数据显示,就投资形式来看,“证券投资”和“直接投资”为海外资产构成的量大主要部分,占比分别为39%和20%;就海外投资行业来看,金融保险业、投资批发、交通设备、通信业、电气机械等位居前五;以海外投资目的地来看,美国、德国和中国,位居前三。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全国实际使用外资4084.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9%。其中,日本对华投资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增幅达47.4%。自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日本累计对华投资超过1200亿美元,在华日企超过3万家。瑞穗银行首席市场经济学家唐镰大辅(Daisuke Karakama)认为:“日本维持了30多年的‘世界最大债权国’这一地位,并不令人高兴。对外净资产这一存量,是每年经常项目盈余这一流量积累的结果。而且,这种经常项目盈余不断积累的状态,理论上与国内储蓄过剩(即储蓄大于投资)相关。而且,从日本国内到国外的证券投资和直接投资旺盛,也意味着日本国内的投资机会缺乏。”
2023-06-01 15:45:30
0 人收藏
• 0 个回复
• 15 次浏览
日本长野县袭击事件致4人死亡 嫌疑人已被捕
据日本广播协会电视台报道,当地时间26日4时30分左右,日本长野县中野市袭击事件嫌疑人被警方抓获。该事件共造成包括两名警察在内的4人死亡。据报道,当地警方于25日下午4点半左右接到报警,称“一名男子刺伤了一名女子”。警方赶到现场后,该男子持猎枪射击。事件共造成两名警察、两名女性死亡。报道称,根据目击者的说法,25日下午4时许,一名男子用刀具袭击了一名女子。警察在接到报警后驾车赶到现场,但该男子手持霰弹猎枪抵住警车窗户开枪,在看到警车内两名警察没有反应后逃离现场,躲藏于附近一处住宅内。当地时间26日4时30分左右,该男子被当地警方抓获。根据警方调查,该男子为中野市议会议长青木正道的儿子,他此前躲藏的建筑物为自家住宅。还是中国好
2023-05-26 15:51:52
0 人收藏
• 0 个回复
• 19 次浏览
日媒:拜登携“核按钮手提箱”抵达日本广岛
中新网5月19日援引日媒报道,美国总统拜登18日抵达日本,参加在广岛举行的七国集团(G7)峰会。而拜登助手们携带的公文包中,有美国总统用来下令授权使用核武器的手提箱。图片来源:日本共同社报道截图《纽约时报》曾对“核按钮手提箱”进行介绍,称无论美国总统走到哪里,都会有一个45磅(约合20公斤)重的公文包跟着,里面有实施打击的指导手册,包括一份清单,上面列出了构成美国武器库的数百件核武器可以瞄准的地点。报道还称,若要授权攻击,美国总统必须提供一个代码,证实自己的身份。此外,美国总统不需要得到其他任何人的批准,包括国会或军方,便可授权打击。美国曾于1945年8月6日和9日向广岛和长崎空投原子弹。核爆产生的放射性物质与灰尘、水汽凝成“黑雨”降落。民众因被“黑雨”淋到或食用被“黑雨”污染的水、农作物而罹患疾病。
2023-05-19 15:04:07
0 人收藏
• 0 个回复
• 24 次浏览
岸田文雄登上《时代》封面,日本政府为何“不干了”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东京5月12日电(中青报·中青网驻日本记者 贾沂蒙)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登上了美国《时代》将于当地时间5月12日发售的最新一期周刊封面,但日本外务省却“不干了”,向杂志社提出了“异议”。 据日本共同社5月11日报道,美国《时代》周刊当地时间5月9日在网站上发布了对岸田文雄的长篇独家专访,同时在专访报道中公布了即将出版的新一期杂志的封面。封面照片选用了岸田文雄的近照,并配发了一句话:“日本的选择:首相岸田文雄想要摒弃数十年来的和平主义,并使他的国家成为真正的军事强国。”美国《时代》杂志将于当地时间5月12日发售的最新一期周刊封面。图片为网络截图 此事迅速受到日本媒体、网民和政府的关注。5月11日,《日本经济新闻》、《读卖新闻》、日本电视台等多家日本媒体集中报道了这一消息,有些直接将“岸田文雄想要将他的国家变为真正的军事强国”这句《时代》的评论作为标题。日本电视台称,《时代》周刊在报道中评论称,美国急于影响其伙伴遏制中国不断增长的影响力。在白宫的鼓动下,岸田试图让日本这个世界第三大经济体,“重新成为拥有与其经济地位匹配的军事实力的全球大国”。 报道一出引发日本网民的激烈讨论,不少人在网络上评论:“这话真可怕,但确实会让人这样想”“(岸田政府)自以为是二战前的那个愚蠢政府,真是卖国邪教自民党”“日本国民可不支持以大幅增税为代价的(增加防卫费),为什么会有人支持这种事?是傻瓜吗?”一名网友还在评论中讽刺道:“美国希望日本成为军事大国。岸田是世界上最容易受美国影响的领导人之一。作为奖赏,美国让岸田上了《时代》周刊封面,告诉他要‘再接再厉’”。 网民的痛批很快引起日本政府关注。日本外务省随即以文章简介与内容不符为由,向美国《时代》周刊提出了异议,但也表示对采访内容如何判断交给《时代》周刊,不介入媒体报道。日本官房长官松野博一在5月11日召开的记者会上说,《时代》周刊刊登的封面照片是4月28日岸田首相在接受该杂志采访时拍摄的。他称,专访文章从整体来看,反映了岸田文雄说明的内容。
2023-05-12 15:27:49
0 人收藏
• 0 个回复
• 25 次浏览
警惕!北约计划在东京开设联络处 日本引狼入室?
近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欧洲步步东扩引发俄乌冲突之后,又计划在日本设立联络处,将魔爪从欧洲防区伸向亚洲。 北约计划明年在东京开设联络处 外交部:亚洲不应成为地缘争夺的角斗场《日经亚洲》报道截图 据《日经亚洲》3日报道,北约与日本计划明年在东京开设亚洲首个联络处,以便与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区主要伙伴进行定期磋商。 日媒称这一计划背景在于,除了传统关注的俄罗斯以外,中国也成为了北约的“新挑战”。 外界注意到,日本此前已宣布加入北约网络防御中心,成为继韩国之后,第二个加入该组织的亚洲国家。 俄媒3月26日报道,普京表示,建立“全球北约”的构想,让人联想到二战时轴心国建立的军事同盟。 今年7月11至12日,北约将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举办领导人峰会。据报道,北约计划在此之前与日本签署“个别针对性伙伴关系计划”(ITPP),深化应对网络威胁方面的合作。 除此以外,北约还计划明年再在东京开设一个一人联络处。报道指出,北约在位于纽约的联合国总部、位于维也纳的欧安组织总部,以及格鲁吉亚、乌克兰、波黑、摩尔多瓦和科威特都有类似的联络处,但在亚洲以及所谓“印太地区”还是头一个。 北约近来屡屡渲染炒作所谓“中国挑战”,这与日本近年来的政策不谋而合。除了在所谓新“战略概念”文件中将中国列为“系统性挑战”,斯托尔滕贝格今年初的亚洲之行期间,也将矛头直指中国,声称中国对西方的“价值观、利益和安全构成挑战”。日本此前也将中国定位为“前所未有的最大战略挑战”,有日媒分析称,“北约与日本方向一致”的观点正在双方内部深化。 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5月4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回应,亚洲是和平稳定的高地,合作开发的热土,不应当成为地缘争夺的角斗场。北约持续东进亚太,干预地区事务,势必破坏地区和平稳定,推动阵营对抗,应当引起地区国家的高度警惕。 日本引狼入室? 日本庆应大学副教授鹤冈路人4日告诉《日经亚洲评论》,“北约在东京设点,对日本意义重大,这代表北约审视亚洲局势、包括审视中国时,是透过日本的视角来看待的;北约驻日本代表向总部汇报状况时,永远都会包含日本政府的观点”。 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小森阳一表示,在东亚地区的军事对立中,让日本的自卫队顶到前面为自己所利用,是北约和美国的想法,这也是美国的战略大调整,但对日本很危险。日本东海大学教授永山茂树则认为,日本为增强防卫力量而欢迎北约介入亚太的做法,将给亚太地区带来新的不安定因素,“北约介入东亚地区事务已经成为可能,这对于东亚和欧洲的稳定不是什么好事”。 日本不甘沦为“政治侏儒” 岸田极力追随北约 为何日本在近一年来,突然加强与西方国家尤其是与美国的关系?当地时间2023年1月31日,日本东京,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右)在首相办公室与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握手。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王义桅从日本国内经济上分析称,日本实际上目前在全球芯片半导体、人工智能等前沿行业上已经落伍,国内“失去的30年”经济阴霾仍然笼罩,所以日本甚至在未来会极力加入北约这个以美国为主轴的全球联盟体系,或许能更好将国内芯片半导体等供应链体系进行统合。 据日本财务省1月19日消息,由于日元大幅下滑、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上涨推升进口成本,抵消了新冠疫情影响减弱带来的出口增长,2022年日本贸易逆差达到19.97万亿日元,创下逾40年来最高纪录。 《日本时报》报道称,创纪录的贸易逆差凸显了资源匮乏的日本经济的脆弱性,该国不得不依靠进口来满足国内需求。日元大幅贬值削减了国家财富,加剧了日本的经济问题。 “日本国内政治整体上还是走向保守,这个趋势还是很明显的,不甘于‘政治侏儒’的地位,再加上经济受挫,日本政客利用美国目前重整全球供应链的这样一个机会,在北约利用日本的同时,日本也是在利用美国、利用北约。”王义桅总结称。 推动大国竞争 美国拿北约当“打手” 有评论指出,北约和日韩等亚太地区国家的合作正在“由虚向实”,从传统的防务交流,朝着情报共享、联合演训、武器装备联合研发等实质性军事合作深化,并向网络安全、供应链、基础设施等非传统安全领域拓展。 对此,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所特聘研究员项昊宇认为,北约同日本以及亚太地区国家越走越近,背后反映的是美国全球战略重心向印太地区转移。目前,美国正竭力打通跨大西洋和亚太的同盟体系,以实现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的“三洋联动”“三洋贯通”,来推动其大国竞争和地缘政治对抗。 项昊宇表示,如果北约国家继续跟进美国的做法,再配合美国推动“脱钩断链”政策,不仅在安全上破坏了地区和平,还会破坏地区的经贸合作,严重阻碍亚太区域一体化进程。 日本是在悬崖边试探 在美国的推动下,北约不断将触角伸向亚太地区,试图打造“亚太版北约”,日本是它物色的一个关键伙伴。两者的靠拢不仅在于日本是美国在亚太的铁杆跟班,力挺美国所谓“印太战略”;也因为日本有重走军事大国之路的野心,与北约在防务层面有相互借力的需要。 日本的一系列动作看似对美国和北约亦步亦趋,实际在打自己的政治小算盘。近年来,世界地缘政治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美国错误地将中国定位为“最主要竞争对手”,让日本右翼政治势力嗅到了借机翻盘的气息。在日本政坛日趋保守化背景下,相对理性务实的对华政策不断褪色,日本成为亚洲国家里炒作“中国威胁”最凶的那一个。当地时间2023年3月28日,日本民众举行抗议集会。此前,日本国会参议院不顾在野党反对,以执政党多数赞成通过包括大幅增加防卫费的2023财年预算案。 今年1月,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出访西方5国时,一路散播针对中国的谣言谬论。在美国发表演讲时岸田放言,“中国是日本和美国面临的核心挑战”。有分析指出,作为今年七国集团峰会的东道主,日本正挖空心思唱反华大戏。这背后的小九九不难看透:既想“蛊惑”日本民众操控国内舆论,又能迎合美西方反华势力胃口。这样一来,日本打破安保政策束缚、突破和平宪法制约的阻力就会小得多,从而实现加速扩张军力、成为“正常化国家”的目标。 对于二战后未被根本清算的日本极右势力来说,他们正在等待“周边有事”的机会。或者说,他们正在极力挑动事端,推着亚太地区朝着“有事”的方向走,妄想借此重温军国主义旧梦。但21世纪不是日本以武力侵略邻国的近代,今天的日本也没有条件再走一回邪路。如果日本政客执意引狼入室、祸乱亚太,前面将是悬崖深渊。
2023-05-06 14:41:29
0 人收藏
• 0 个回复
• 36 次浏览
日本打G7牌意欲何为
2023年以来,日本的一系列外交动作紧锣密鼓,近乎无所不包。作为七国集团(G7)轮值主席国的日本,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仰仗G7这个舞台,大刷存在感、大打外交牌了。日本外交已显露出“叛亚入欧”“引狼入室”等迹象,可谓到了“神魂颠倒”的地步。 拉北约“入亚”搅局 2023年1月,岸田文雄开启访问欧美五国的外交游说之旅。在日本看来,可以凭借G7小圈子与其他西方国家关起门来密谋,还可以向外界展示自身的与众不同,而获得主席国身份,对早就想在西方国家中提升地位的日本来说是最佳的机会。因此,一拿到主席国身份,岸田文雄就迫不及待地展开了外交巡访,可见对这一机会的重视程度。岸田希望就当前的安全形势表达日本的立场,与G7其他国家领导人进行协调以求共识。其目的显而易见,就是为今年5月在广岛G7峰会上与各国领导人的“顺畅”沟通打下基础。 从这次岸田文雄在巴黎、罗马、伦敦、渥太华、华盛顿的行程轨迹看,“中国威胁”成为他的口头禅,东亚局势更是他的“心腹大患”。他反复强调,日本对现在的地区安全形势感到担忧,影射中国“有意在南海和东海单方面改变现状”,呼吁北约将注意力转向亚洲并一致对抗中国。岸田公然扬言“东亚或将成为下一个乌克兰”,渲染“乌克兰剧本”将在东亚地区上演,而日本将成为东亚秩序的“主导者”。岸田信誓旦旦地表示,日本要不断加深与美国和北约的互动,并将从根本上强化自身的“防卫能力”。 事实上,乌克兰问题跟东亚局势没有任何联系,更不能和台湾问题混为一谈。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而乌克兰问题由北约东扩引起,是国与国之间的问题。日本配合美国,竭力在台海地区复制“乌克兰剧本”,其用心是想利用台海问题阻止中国的发展和崛起。日本选择与美国保持“同频共振”,将欧洲安全与亚太地区联系在一起,想将更多域外势力拉进亚太,在东亚搅局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甚至已经走在了美国的前头。 “马前卒”角色更加突出 日本外相林芳正4月初访华时,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当面劝告日方,日本半导体行业同样是美国霸权的受害者,当下不应助纣为虐。目前,日本经济所面临的大环境持续恶化,国家财富大量缩水,如果放任这一趋势持续,日本只能成为美国单边霸权沉没前的炮灰和牺牲品。面对当前全球局势,日方理应对中国的核心利益予以尊重,停止不切实际的妄想,以免重蹈覆辙。林芳正表示,愿恪守日中四个政治文件,加强各层级沟通和务实合作,妥处各自关切,推动构筑具有建设性、稳定的日中关系。 然而,4月11日,日本公布的2023年版《外交蓝皮书》却与其外相访华时的表述形成了巨大反差。新版《外交蓝皮书》延续了日本政府去年12月内阁会议上敲定的《国家安全保障战略》等三份文件的基调,在老调重弹的基础上,言辞表述更加露骨。《外交蓝皮书》将俄乌冲突爆发的2022年定位为“历史的转折点”,对中俄军事合作表示关切,并表示中国虽是一个重要邻国,但中国的对外姿态和军事发展,特别是在台海和冲绳周边加强军事活动,是对日本“有史以来最大挑战”。不难看出,随着日美同盟关系愈发紧密,日本充当美国“马前卒”的角色定位也在进一步强化。日前,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给日本方面的表述作出准确定性:“日方沿袭抹黑指责中国的陈词滥调,渲染所谓的‘中国威胁’,无理干涉中国内政”。日方应纠正错误做法,停止挑动和制造阵营对抗,切实遵守战后国际秩序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履行国际义务,真正把构建建设性、稳定的对华关系表态落实到实际行动上。 炒作台湾问题自不量力 在不久前举行的G7外长会议上,日本竟然将台湾问题列为重点议程之一。在开幕式上,作为东道主的日本迫不及待地炒作台湾问题。日本外相林芳正公开“喊话”中国,要求中方“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在全球事务上与其他国家展开合作”。会议期间,G7各成员国更是大放厥词,妄议台湾问题。按照G7的说法,该组织不允许任何一方单方面通过武力改变“台海现状”。除了对台湾问题指手画脚之外,G7还在联合声明中声称,中方应该和美方展开更多对话,以达到降低战略风险的目的。 事实上,台湾问题与G7没有半点关系。有分析指出,2021年G7伦敦会议首次在联合声明中对台湾问题指手画脚,就是在美国鼓动下暗中串联推动的结果。这次轮到日本主持G7,其拉拢域外力量干涉台海问题的冲动表现得更加露骨。 在人类利益密切交融、命运与共的今天,搞阵营对抗是逆流而动,必将遭到越来越大的阻力。更何况,G7在国际社会的代表性已经严重缩水。 值得一提的是,当G7外长们在对外界彰显其“团结”和“一致对外”时,其内部则面临着美国监控盟友机密文件泄露事件所带来的信任危机,以及欧洲自主意识增强对跨大西洋联盟造成的冲击,客观上削弱了其统一发声的力度。而G7气候、能源和环境部长会议16日发表的联合声明亦未能如日本所愿,对其核污水排海计划表示支持。 需要指出的是,对于G7外长会议想把台海问题国际化,中国必将有所回应。今日中国有决心、有能力、有经验捍卫核心利益,台海不是美日等外部势力能够置喙之处。日方应尽早更正干涉台海的错误行径,否则将踏上越操弄、越自损的不归路。
2023-04-28 11:45:23
0 人收藏
• 0 个回复
• 26 次浏览
日本总人口连续12年减少
日本总务省1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0月1日,包括外国人在内的日本总人口连续12年减少,其中日本籍人口减少75万,创1950年开始统计以来最大降幅。根据总务省数据,截至去年10月1日,包括在日外国人在内的全国总人口较上一年减少55.6万,降至1.24947亿;日本籍人口减少75万,至1.22031亿。日本47个都道府县中,46个道府县人口减少,仅东京都除外。从年龄看,作为主要劳动力的15至64岁人口减少29.6万,至7420.8万,占总人口的59.4%,这一比例与上一年持平,均为有记录以来的最低水平。14岁及以下人口占比降至11.6%,创新低;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增至29%,创新高。共同社说,人口减少趋势表明,日本亟需建立一种社会制度以应对出生率下降和人口老龄化的双重挑战。
2023-04-13 11:51:03
0 人收藏
• 1 个回复
• 37 次浏览
日本2023财年预算总额再创新高
日本国会参议院28日批准2023财年(2023年4月至2024年3月)财政预算案,预算总额再创新高,达114.38万亿日元。防卫费大增是新财年预算明显膨胀的重要原因。与上财年相比,日本新财年防卫预算增加26%,达到约6.8万亿日元。日本政府还计划未来5年继续大幅增加防卫开支,将2023至2027财年的防卫费总额增至约43万亿日元。这持续引发广泛争议,日本民众当天在参议院对面举行抗议集会。此外,约占日本财政开支三分之一的社会保障方面,新财年预算总额为36.89万亿日元。据日本政府预测,2023财年日本税收收入约为69.44万亿日元。为弥补收支缺口,政府拟新发国债35.62万亿日元。由于众议院已通过这一预算案,参议院批准意味着日本新财年预算案在国会通过。至此,日本财政预算连续11年创新高,预算规模首次突破110万亿日元大关。有媒体和专家指出,在日本社会老龄化不断加剧、社保开支持续增加背景下,日本政府想方设法扩大防卫开支、挤压社保费用,加重各方忧虑。日本经济正受到高通胀的拖累。日本核心通胀率已经触及四十年来的最高水平,主要是由于能源和原材料成本上升,日元走软也加剧了通胀的上涨。日本政府计划继续增加支出,帮助减轻生活用品价格上涨给家庭带来的负担。据共同社报道,日本政府计划从当前财政年度的储备基金中拿出2.22万亿日元,在全国地方选举之前为新的通胀援助计划提供资金。政府将为低收入家庭发放现金,对家庭的液化石油气、电力和城市燃气支出提供补贴,还将采取措施缓解进口小麦价格的上涨,并降低农民的牲畜饲料成本负担。日本央行预计,今年日本通胀将放缓,并低于其设定的2%的目标。不过,一些经济学家认为,最新的通胀援助计划对经济的提振可能有限。日本经济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受访经济学家预计,2023财年日本经济增速为1.03%。
2023-03-30 10:47:32
0 人收藏
• 0 个回复
• 66 次浏览
首次运行!日本福岛核污水排海部分设备已启动
据共同社日前报道,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水排海的部分相关设备,在通过日本原子能规制委员会的检查后于17日开始运行。报道称,这是核污水排海相关设备首次开始运行。 据报道,东京电力公司16日宣布,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水(含放射性物质氚)的排海设备已完成施工并通过检查,从17日起,核电站正式启动设备运转,预计将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来推进核污染水的测定。 报道称,设备包含以管道连接的10个储罐共3组,注入待处理核污水后,通过搅拌9000吨核污水,使水中放射性物质浓度均一,在经过6天以上的循环后,可确认氚以外的放射性物质是否未超过标准值。 东电负责人表示,“将开始对计划实际最先排放的核污水进行循环和分析。”分析工作预计耗时约2个月。 日本政府和东电早前表示,预计今年春夏季前后会开始排放核污水。但由于放射性元素“氚”无法淨化,用于排放的海底隧道和以海水稀释核污水的设备仍在建设之中。现已建设完成的部分设备正接受原子能监管部门的检查,约230项设备中有约6成已合格。 据福岛中央电视台报道,测定后的核污染水在排放前将储存于福岛第一核电站的储水罐中。 2011年“3·11”大地震导致东京电力公司运营的福岛第一核电站堆芯熔毁、放射性物质外泄,持续冷却堆芯的作业以及雨水、地下水流入反应堆设施产生了大量核污染水。福岛第一核电站内已储存约132万吨核污染水,且核污染水还在不断增加。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14日曾表示,日本政府执意强推核污染水排海计划,企图将核污染风险转嫁给全人类,“这绝不是负责任国家行为,也与日方应尽的国际义务背道而驰”。
2023-03-20 15:01:49
0 人收藏
• 3 个回复
• 69 次浏览